郑东教师风采|清华附中郑州学校张溦

2022-09-09 16:04:42 郑东新区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 有次阅读

工作照

“溦溦细雨,润物无声,华中硕士,秀外慧中,

民教杯、优质课、经典诵读,才女现峥嵘,

师德征文、研究性学习,奖杯纤手捧,

市级讲坛,班主任本领建新功,埋首三尺躬耕台。”

简短的四行字,浓缩了张溦老师三年教学中获得的肯定与收获。这就是她,一名90后的优秀人民教师。但这又不是全部的她,因为学生口中的她有另一个有趣的称呼“附中花匠”,“溦”字乃小雨之意,在学生的眼中她很好的诠释了那句“润物细无声”。

一、相信“相信”的匠心教学

她用匠心打磨每一节课堂,浇灌每一朵渴望知识的心。

“花匠出品,必属精品”这是学生拿到学案和作业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们早已习惯了张溦老师节节打磨得像公开课的课堂了,也逐渐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上重拾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从来没想过语文课可以这么有趣!”、“再也不用担心语文课上想睡觉啦!”,每当看到孩子们这样的笑脸,张老师都坚信“为你,我千千万万遍”是值得的。

“双新”来袭,这位年轻的老师,也在经历教学模式的转型阵痛,但她深入钻研,实践领悟,“附中花匠”带领第一届附中学子开启了语文的游园之旅。语文课上的张老师,不做“先生”改做“导游”,让学生将语文课堂看作一次次“旅行”,带领学生“游客”在“核心素养”处进口,在学生漏掉景点时,加以提醒;在其浅尝辄止时,加以指点;在其走散迷路时,适时带领,从而找到出口。

事实上,这样的“相信”,她从未停下脚步。“体验新闻编辑部的24小时”、“建立先秦智慧典籍无限公司”“对话唐宋诗人朋友圈”、“北龙湖展馆设计竞拍”、“跟着王安石学作文做人”、“只有曹禺,话剧幻城”、“假如我在大观园感染了新冠”等等充满创意的大单元设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不亦乐乎,课堂亦是张溦老师的花园,绚烂多彩,让学生自己感受汲取知识养分的快乐。

不以劳累为笼,不以忙碌推脱。从卯时日出如曜姿态昂扬早读课堂,到申时在线答疑谈心鼓劲,再到亥时暮色四合自习结束。等待和学生们说一句:“我想死你们了!”从严寒到初夏,亦如她口中的相信“相信”的力量。

二、感受“感受”的匠心力量

 初来附中,恰逢“导师制”推行,于是张老师又多了一个亲切的称呼“溦姐”。学生们对张老师的认可与喜爱,自然地体现在了导师的选择上,志愿表中学生对“溦姐”幽默风趣的性格、多姿多彩的课堂、深入心灵的谈话,都青睐有加。张溦老师也从未让选择她的“家人们”失望,从无数的手写信件打开学生的心房,到特殊日子里的贴心惊喜,到办公室动情耐心的聆听,到操场上动如脱兔的鼓气,到军训场上刚柔并济的陪伴。

现在她担任了高二年级的班主任,黑板上的每一句寄语、每一幅卡通手绘,都包含着她对学生全心全意的“感受”;暑假挨个的线上家访,长达万字的家访记录,每一位孩子的真实需求,她都细心踏实的“感受”。换位思考的共情,真爱浇灌的陪伴,才能真正的走出一条明媚的班级建设之路。

我们看到,她重新拾起自己的舞蹈功底,带领学生排练舞蹈,圆梦学生艺术节;坚持环湖长跑十公里,激励学生用行动克服焦虑,无体育不清华;用文化的魅力,开展美好年华研习社,汉服雅韵装点青春。

张溦老师在用一颗匠心,感受着学生的“真心”,这样一位“不辞长作孩子王”的溦姐,也让周围的每一位家长与同事深深感受着她小小身躯迸发出的匠心力量!

爱我所爱,无问西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也许我们只是时代的一粒微尘,但这微微晨光也要点亮喧嚣世界,微微热风也能燃起向上炬火,微微的每一秒都可称为岁月,她从不停歇。因信仰而守坚定,因热爱而真感受,因进步而生光亮!

这就是她,来自清华附中郑州学校的张溦老师。


图/文: 刘濛雨 审核:武胜利 责编:王青萍 | 打印
通知公告
© 2018 版权所有:郑州市郑东新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南路与龙翔三街交叉口金融智谷2号楼